發布人:
發布時間:
2018
-
11
-
12
瀏覽次數:1253
11月10日,中鐵山橋召開干部大會,中鐵工業黨委書記、董事長易鐵軍一行出席大會并代表中鐵工業黨委宣布了中鐵山橋領導班子調整補充決定。中鐵山橋領導班子成員、機關部門副職以上中層干部、所屬單位黨政負責人參加了大會。會上宣布了干部任免決定:李慧成同志不再擔任中鐵山橋黨委委員、董事、黨委副書記、總經理職務,任中國中鐵專職產權代表;李大中同志為中鐵山橋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人選、胡廣瑞同志為中鐵山橋集團有限公司總工程師人選。易書記代表中鐵工業黨委介紹了此次中鐵山橋領導班子調整補充的相關情況,肯定了李慧成同志為企業改革發展付出的辛勤努力,對新任職的班子成員提出了殷切希望。他指出,這次對山橋領導班子的調整,是中鐵工業黨委和中鐵工業根據中鐵山橋企業發展的現狀和加強領導班子建設的需要,經過反復醞釀、集體研究,慎重做出的決策。在中鐵山橋總經理人選確定之前,由薛林同志主持行政工作。針對中鐵山橋如何加強班子建設、繼續深化改革、提高發展質量等工作,易書記提出了五點意見:一要提高認識,迅速把干部職工的思想統一到中鐵工業黨委的決定上來;二要勇于擔當,切實發揮好領導班子的整體合力;三要真抓實干,確保完成全年各項任務目標;四要深化改革,努力提升企業發展質量和經濟效益;五要敢于問責,大力推進執行力建設;六要圍繞中心,充分發揮企業黨建思想政治工作優勢。易書記說,中鐵山橋的改革發展正處于爬坡攻堅階段,帶領企業實現發展,不僅...
發布人:
發布時間:
2018
-
11
-
11
瀏覽次數:558
中鐵山橋制造的國內首座免涂裝耐候鋼公路橋合龍近日,中鐵山橋制造的懷來官廳水庫公路大橋主跨加勁梁架設完成,標志著國內首座免涂裝耐候鋼大型公路橋建設邁出了關鍵的一步。官廳水庫公路大橋主橋720米一跨過湖,為“華北第一跨”,主橋鋼梁采用免涂裝環保耐候鋼,鋼結構總重約7000噸,在國內大跨度公路橋梁上屬首次應用。目前,中鐵山橋在這片水域共實現五次跨越。中鐵寶橋承制的太原汾河十號線橋主橋鋼拱合龍11月2日,汾河十號線橋主橋鋼拱成功合龍。在太原“三橋一路”工程施工中,中鐵寶橋率先完成全橋主體結構施工,為全橋貫通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汾河十號線橋為下承式鋼桁架拱橋,采用鋼桁架結構,單跨204米,主橋鋼拱共35吊,最大吊裝節段重達135噸,鋼拱吊裝總重量約4748噸,鋼梁總重量約4070噸。中鐵科工架橋機在朝凌鐵路凌海制梁場首架11月6日,中鐵科工架橋機在朝陽至凌源鐵路凌海制梁場成功架設首孔900噸箱梁。本次采用的裝備為第一代過隧分體機JQDS900型架橋機和YLS900型過隧運梁車,該成套施工裝備是中鐵科工機械院2010年為適應高鐵隧道相連復雜地形橋梁架設而專門研制的,能夠不依靠其它輔助設備完成過隧轉場、首末孔架設、梁場掉頭及隧道口架設。此前,中鐵科工的JQSS900架橋機已在朝凌鐵路TJ-2標段首架成功。中鐵裝備等六家中國中鐵成員企業與鄭州國企簽訂合資公司組建協議11月8日,中鐵投資、中鐵裝備、中...
發布人:
發布時間:
2018
-
11
-
09
瀏覽次數:255
自今年2月22日《人民日報》報道中鐵工業旗下中鐵科工研制成功首臺國產雙輪銑以來,中國政府網、新華社、中新社、人民網、中國日報、經濟參考報、人民鐵道報等主流媒體持續報道了中鐵科工的地下連續墻施工“利器”——雙輪銑,有力提升了中鐵工業在雙輪銑一體化產業中的地位,為雙輪銑在國內的廣泛應用營造了良好氛圍。
發布人:
發布時間:
2018
-
11
-
09
瀏覽次數:207
近日,滕代遠之子滕久昕聽聞滬通長江大橋建設采用了中鐵九橋研制的1800噸專用架梁起重機,聯想到五十年代架設武漢長江大橋時只有35噸吊船而且十分奇缺的情況,對架橋設備取得如此重大的進步倍感自豪,專門撰寫《兩座大橋架梁設備之變》一文為這臺架橋神器點贊,稱贊它是“新型專用架梁設備的典范”。該文發表于《人民鐵道》報。文章全文如下:最近,《人民鐵道》報上的一則消息《全球最大空中造橋設備建功滬通長江大橋》引起了我的注意。文中說:“兩臺全球最大空中造橋設備——1800噸架梁起重機在滬通長江大橋28號主墩將整節段鋼桁梁精準地同步起吊至70余米高空的設計位置,標志著該設備首次應用圓滿成功。”原來,為滿足滬通鐵路滬通長江大橋主橋架梁施工需要,我國技術人員為滬通長江大橋主橋量身研制了“全球最大空中造橋設備”——1800噸專用架梁起重機。據了解,1800噸架梁起重機為全球首次制造,此次我國一口氣定制了4臺。其中,首臺1800噸架梁起重機已成功安裝到滬通長江大橋28號主墩墩頂預定位置。1800噸架梁起重機是一種新型專用架梁設備。這個“大力士”可真不簡單,它是由中國中鐵大橋局集團和中國中鐵高新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中鐵九橋工程有限公司聯合研制。該起重機自重1033噸,額定起重量1800噸,起吊幅度達13米至22.15米,起重量、技術難度刷新國內乃至世界同類產品紀錄,“舉重若輕”使它成為新型專用架梁設備的典范。...
發布人:
發布時間:
2018
-
11
-
08
瀏覽次數:446
近日,中鐵磁浮改造升級的中國第二臺“救援神器”——FS-120CZ大口徑水平鉆機吊裝系統順利通過國家應急救援中鐵五局貴陽救援隊驗收。為實現FS-120CZ大口徑水平鉆機吊裝系統的換代升級,中鐵磁浮采用了吊裝系統與主機集成一體的思路,通過液壓油缸升降調節改變鉆機工作狀態和運輸狀態的高度,使“救援神器”在滿足工作吊裝凈空要求的同時,也能滿足公路運輸限高要求。經過在隧道現場的實地檢驗,該吊裝系統操作方便、運轉平穩,安全高效,得到業主方的肯定。中國第一臺FS-120CZ大口徑水平鉆機吊裝系統由中鐵磁浮改造完成,現服役于中鐵二局昆明救援隊,曾在2017年玉(溪)磨(憨)鐵路曼么隧道1號隧道塌坍事件中僅用5小時30分鐘成功營救9名被困人員,受到人民日報、中央電視臺、新華社等眾多媒體贊譽。
發布人:
發布時間:
2018
-
10
-
23
瀏覽次數:218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切實提高黨務工作者的能力和水平,10月16日至10月20日,公司黨委在革命圣地井岡山舉辦了第一期組工干部和基層黨組織書記培訓班,共有40名黨員干部接受培訓,公司黨委副書記、副董事長黃振宇出席開班儀式并講話。奏唱國歌,莊嚴開班認真學習,積極討論在為期5天的培訓中,學員們參觀革命舊址、訪談革命后代、祭奠革命英烈、聆聽專家講座、進行分組討論,接受了系統的黨務培訓。在學習過程中,學員們還自做紅軍餐、體驗紅軍生活,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拓展訓練。重溫誓詞,堅定信念祭奠英烈,傳承精神參觀故址,感悟歷史紅色拓展,凝心聚力生火做飯,憶苦思甜唱響國歌,提氣鼓勁本次培訓內容豐富,成效顯著。經過五天的學思踐悟,參訓學員的理論水平、黨性修養和工作能力均得到了提升。大家表示將繼承優良傳統,堅持優良作風,繼續踐行黨的十九大精神,為公司的提質增效貢獻力量。
發布人:
發布時間:
2018
-
10
-
22
瀏覽次數:375
為加強對各單位BIM技術應用領域的專業引導,加快BIM技術在各基層項目全生命周期施工管理中的推廣應用,近日,中鐵工業BIM技術應用培訓會在中鐵山橋順利舉辦。來自公司所屬各單位的70余名技術人員參加了此次培訓。本次培訓課程邀請了業內知名專家授課,課程內容根據中鐵工業各版塊、公司BIM發展現狀以及學員需求進行定制設計。以集中面授的形式,幫助中鐵工業的研發設計人員和信息化人員更深入、更準確地學習BIM技術及其應用。授課內容主要包括“BIM技術發展狀況、趨勢與新技術”、“鐵路與軌道交通行業BIM技術”、“橋梁鋼結構BIM建模技術”、“裝備制造業BIM建模技術”以及“三維遠程可視化解決方案”等。通過培訓,大家的專業素質和創新能力得到了有效提高,并逐步建立起BIM思維模式和文化氛圍,為今后相關項目承接和施工提供了技術支持。中鐵山橋、中鐵寶橋、中鐵九橋的學員還針對重點BIM項目進行了經驗分享和技術交流。下一步,公司將繼續加大BIM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建設,提升項目精細化管理水平,助推產業轉型升級。
發布人:
發布時間:
2018
-
10
-
19
瀏覽次數:354
近日,由工信部指導,工信部工業文化發展中心組織制作的紀錄片《工業之魂》在中鐵裝備正式開機。工信部工業文化發展中心副主任朱永利、北京大學城市治理研究院數據影視實驗室主任朱小華,工信部工業文化發展中心質量與品牌處處長司玉鋒出席開機儀式。 工信部工業文化發展中心副主任朱永利在講話中指出,中鐵裝備是我國裝備制造業的優秀代表,希望攝制組秉持“精品意識”,展現中國工業情懷,講好中國工業故事。紀錄片創作團隊認為,中鐵工業和中鐵裝備展示了中國工業在創新發展上取得的實績,體現了中國工業迎難而上、敢為人先的精神品質。據悉,該紀錄片圍繞工業領域具有代表性的企業,深度挖掘企業的工業文化內涵,展現中國工業的情懷與追求、中國工業的形象與氣質、中國工業的創新與騰飛。該紀錄片已被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列入廣播影視重大項目,將于明年在中央電視臺播出。
發布人:
發布時間:
2018
-
10
-
18
瀏覽次數:346
10月16日,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易鐵軍一行到中鐵寶橋汕頭公司調研。易書記一行先后察看了加工車間、臨時碼頭和涂裝場地,聽取了汕頭公司基本情況匯報,對下步生產經營相關工作提出了意見建議。易書記在講話中對加強技術改造升級、提升生產能力、注重產品質量、加強環境保護等提出了要求。期間,召開專題會對廣東地區的鋼結構生產經營相關工作作出了安排。公司機關安全生產部、市場營銷部,中鐵山橋、中鐵寶橋、中鐵科工、華南區域營銷中心相關人員參加調研。中鐵寶橋(汕頭)鋼結構有限公司中鐵寶橋(汕頭)鋼結構有限公司為中鐵寶橋全資子公司。公司于1999年10月成立,是中鐵寶橋輻射東南沿海重型鋼梁鋼結構的生產基地,年產鋼梁鋼結構1.8萬噸。公司先后承擔汕頭礐石大橋、緬甸丹侖大橋、廈門鐘宅灣大橋、佛山平勝大橋、廣州黃埔大橋、南京長江第二大橋、舟山桃夭門大橋等多項制造任務,為地方經濟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代表項目(1)代表項目(2)
發布人:
發布時間:
2018
-
10
-
17
瀏覽次數:288
10月13日上午,最后一吊鋼梁在同江中俄鐵路大橋項目現場順利安裝到位。至此,中鐵山橋制造的總重達1.44萬噸的鋼梁全部架設完成,標志著同江中俄鐵路大橋中方段主體工程圓滿完工。同江中俄鐵路大橋是中俄首座跨江鐵路大橋,大橋共20跨鋼梁,中方負責施工17跨,俄方負責施工3跨。中方所負責的17跨鋼梁全部由中鐵山橋制造,其中主跨鋼梁長達144米。自2014年6月中標以來,中鐵山橋高度重視產品質量,將完善的質量保證體系和嚴格的質量控制程序應用于整個鋼梁制作的過程中,保證鋼梁在極寒環境中仍有較好的力學性能。同時,在施工建設期間,中鐵山橋克服堅冰、凍土等難題,創新防腐涂裝、高栓施工等工藝技術,有力保證了大橋的施工安全。同江中俄鐵路位于黑龍江省同江市哈魚島與俄羅斯猶太自治州下列寧斯闊耶之間,設計年過貨能力2100萬噸。大橋建成后,將結束中俄界河無跨江鐵路橋梁的歷史,把我國東北鐵路網直接與俄羅斯西伯利亞鐵路相連通,架起連接東三省、輻射全中國、貫穿南北的國際聯運貨物鐵路通道,大幅降低兩岸貨商的運輸成本,有助于東北三省深度融入“一帶一路”,促進中俄經貿往來。